由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信息產業商會、中國電子貿促會聯合主辦的“2012中國國際物聯網博覽會”于2012年6月5日在北京展覽館隆重開幕。來自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交通部、衛生部、住建部、科技部、財政部、鐵道部、公安部、農業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廣電總局等20多個部門行業的領導和代表;相關行業組織(協會、學會、商會)的代表;北京、上海、天津、寧波、南京、成都等40多個省市的代表;中國銀聯、國家電網及三大通信運營商等骨干企業的代表;歐盟、美國、英國、德國、法國、韓國、日本等國家信息業界的代表,中國信息與通信產業、物聯網產業鏈各環節知名企事業的代表總計400余人出席了物聯網博覽會開幕式暨RFID與物聯網國際峰會。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和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的領導在大會致詞,發表了重要講話,從政策層面通報了情況,介紹了相關規劃、專項立項和資金安排情況,并對我國物聯網標準、產業與應用發展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具體要求。
國家金卡工程物聯網應用聯盟理事長、工信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執行會長張琪做了題為“探索中國物聯網之路”的主題報告,回顧了中國信息化建設廿年的基本經驗和金卡工程在物聯網RFID應用方面的十年初探,通報了“中國物聯網RFID2011年度報告”的重點內容。她說:當今社會,信息技術、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源泉,成為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和持續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認為,物聯網在中國的迅速興起絕非炒作,它有堅實的產業與應用基礎,是在中國信息化建設啟動實施廿年的成功探索與實踐基礎上的創新發展,也是利國惠民的金卡工程最近十年開展RFID應用試點奠定的基礎,更是參與國家金卡工程建設的20多個部門行業、40多個試點城市團結奮進、成功實踐的務實推動。物聯網的興起是中國信息化建設在更高層面、向更廣領域縱深發展的必然結果。
眾所周知,國家金卡工程自2000年開始利用射頻技術和非接觸式智能卡研發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作為金卡工程的行業大卡在公安系統成功換發了12億張,各類智能卡總計發行80億張。金卡工程又于2004年率先啟動了物聯網RFID的重點應用試點與示范工程,凝聚了20多個部門和40多個試點城市以及相關產業聯盟和數百家企事業單位參與,積極探索并引導物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并為物聯網產業的初創奠定了堅實的應用與市場基矗2009年隨著物聯網發展提到國務院議事日程,其發展納入國家“十二五”重點規劃,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列入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加快培育的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物聯網發展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重視,物聯網發展得到越來越多的政策扶持和專項基金(資金)項目的支持和資助,相關規劃陸續出臺,在各級政府部門支持下,不斷加大政策和項目的支持力度,2011年除國家金卡工程啟動的一批RFID應用試點與示范工程外,相關行業與地方也圍繞物聯網十大重點應用領域積極推進應用示范與試點;智能電網、智能交通、物流倉儲、醫療健康、智慧城市、金融服務、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智慧農業、智能家居、環保節能、防偽識別以及軍事應用等物聯網相關應用項目數量明顯增加,范圍迅速擴大;在商品防偽、資產管理、工業管理等企業市場需求開始升溫,智慧城市建設格外引人注目,應用試點與示范百花齊放,各具特點,物聯網終于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根據中國RFID產業聯盟和工信部電子一所共同研究和統計,2011年中國自主RFID產業的市場規模達到了179.7億元,比2010年增長了47.9%。2011年中國RFID產業鏈各環節如射頻芯片、標簽封裝產品與設備、天線、軟件/中間件、系統集成等都呈現高速增長的勢頭。研究顯示,2012年中國RFID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預計比2011年同比增長45-50%左右,我國自主RFID產業市場規模約為270億元。中國物聯網RFID發展將進入良性循環,步入發展的黃金期。